《原道找九宮格交流》第29輯約稿函

作者:

瑜伽教室  

《原道1對1教學》第29輯“儒學視域下中國治個人空間道的傳承與實踐”專題約稿函

 

《原道共享會議室》自199舞蹈場地4年創刊以來,即秉承“士尚志,志于道共享會議室”的主旨,專教學注闡揚華夏管理年夜聰明20年,專注求解中國管理真問題20年。20年來,《原道》秉持儒家立場情懷,兼收社會科學新知,關切公共領域議題,參贊管理次序生發,以深刻研討儒家思惟與軌制為焦點旨趣,以促進與其他思惟門戶的深度對話與感性商討為學術共享會議室取向,對古今中國管理之道進交流行摸索追問,并從思惟和現實的互動關系中往闡釋和建構儒學教學場地新形態,日益成為當代儒家思惟創發之重要平臺和華夏管理邪道發明之焦點氣力。舞蹈教室自2012年起,《原道》連續進選CSSC瑜伽教室I來源集刊。今朝每年出書4輯,由年夜陸新儒家代表性人物陳明傳瑜伽教室授與湖南年夜學岳麓書院院長朱漢平易近傳授擔任聯合主私密空間編。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治道為中國傳統文明傳承體系中不成或缺的一環。“治道”,即管理全國之道,瑜伽場地亦即國家自上而下的管理與把持。上古時代,堯舜開啟華夏治道之傳統,迭經夏商周之治亂交流循環。年齡戰國時期,禮舞蹈教室崩樂壞,“道術為全國裂”,百家皆以“治道”為焦點彼此標榜爭鳴。此中,以儒、法兩家對后世影響最甚。儒家“治道”之焦點在于“德”,請求管理者以“親親”“尊尊”“賢賢”為準則,努力于“原天命、治心術、理好1對1教學惡、適情注”。而法家則“會議室出租為政以法”,即“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經歷年齡戰國、秦皇漢武試錯,漸成以儒為主,以法為輔的奧妙均衡,“德刑并用”,皆不偏廢。在此語境下,“德主刑輔”成為近兩千年來中國傳統法令實踐的重要基調。

 

季清以降,西學東漸,傳統治道體系崩潰冰消,歷經喪亂更迭之后,治道重建火燒眉毛。但是,是以傳統中國的德治為主,還是以東方視野下的法治為主,亦或是從頭探尋一條適合當今中國的“德刑兼備”之道,各路志士仁人卻共享空間會議室出租論不休。為華夏中國安居樂業與長治久安計,實私密空間有需要對傳統治道的傳承與實踐加以私密空間認真檢討。是以,我們總結以下設題標的目的,以供列位參考:

 

1.傳統治道思惟的產生與流變過程;

2.儒家治道與法家治道的紛爭與統合;

3.中國傳統治道的感性與經驗;

4.儒教學家治道的內在精力與邏輯自洽;

5.東方沖擊下儒家治道的消解與繼承;

6.儒家治道對傳統法令文明聚會場地的影響;

7.儒家視域下當代中國治道的重建;

8.以德治國與傳統治道的現代性轉向;

9.儒家視閾下的中國現代法令次序;

 

我們堅信該主題下的教學場地具體問題、思緒和進路還有許多。鑒聚會場地于您在相關領域的高深研討,我們誠摯邀請您為《原道》第29輯的“儒家視域下中國傳統治道的傳承與實踐”專題研討撰稿。

 

教學稿可在本主題下不受拘束選擇具體問題和論述路徑,不限于上述小樹屋提醒的相關層面,規范注釋(參考《中國社會科學》注釋請求),字數以1.5萬字為宜,截稿每日天期為2015年12月底。本輯擬于2016年3月底在東方出書社正式出書,屆時將奉寄樣刊與薄酬。

 

約稿請統一投寄瑜伽場地專題掌管人:陸娓博士,南京師小樹屋范年夜學法學院;郵箱:luwei000504@163.com。

 

《原道》輯刊編委會

2015年9月5日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