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堂書簡》中的程千找九宮格空間帆師長教師–文史–中國作家網

“后人逛文學之街,只留意霓虹燈下的年夜櫥窗,源流、升沉、正變都被疏忽了。觀賞者固不妨,研討者就不成,汗青家就更不克不及如許。”在老一輩學人中,程千帆是具有很是明白的方式論認識的學者之一。他也是一個極富特性的學者。程師長教師的特性與理念,也都表現在他寫給弟子素交、親友老友的手札中。

書簡(書札、手札等)是一種積厚流光的人際溝通方法,在電腦廣泛利用之前,普通都是手寫,即便曾經開端應用電腦,在相當一段時光里,一些老輩也依然堅持著手寫的習氣。這些手札,由書寫者寄往五湖四海,除非有興趣錄副,不年夜不難再從頭彙集起來。但世界上的良多事都無機緣。2001年,在先師程千帆師長教師去世一周年的時辰,師母陶蕓師長教師動念向弟子素交、親友老友征集程師長教師的手札,其后的二十多年里,顛末幾代人的接力,程師長教師近六十年間寫的手札(今朝清楚最早寫于1942年,最晚寫于2000年),不竭被彙集到南京,最后構成致242人(單元),計1563封的範圍,成《閑堂書簡》,作為新版《程千帆選集》的一個部門,在留念程千帆師長教師生日一百一十周年的日子里,由鳳凰出書社于2023年發布。

從今朝彙集到的書簡來看,尤以1978年程師長教師離開南京年夜學后所寫為多。程麗則師姐在收拾程師長教師的日誌時,曾列出1979年4月至1980年3月一年間寄信的統計數字,從中可以得知,程師長教師最多時一天寄的信竟到達驚人的20封(1979年6月4日)。這些函件,不少都是表達親情、友誼、師生情等,但也往往和學術的成長,和學術界的生態,和學人的相干運動,和不少主要的學術掌故親密相干,有側重要的史料價值,是特定社會和時期的可貴記載。

“弘度師長教師的遺著出書事宜,一向擱在我心上。……我蒙弘度師長教師飲食教導,得有本日。” ——程 千 帆致劉茂舒,1979年10月7日

研討中國的學問,應當具有全球的視野

1978年復出后,程師長教師頓時進進傑出的治學狀況,且對過往學術界由于思惟僵化所發生的學術空缺、招致的單薄環節有著靈敏的體察,這些也往往表示在手札中。他所提出的有待彌補或加大力度的學術範疇包含唐詩與唐代政治文明的關系、唐代小說的價值、年夜歷詩風的意義、宋詩的奇特性、宋代駢體文和明清陳腔濫調文的主要性、清代詩詞的傳承與成長等。如1978年9月4日致吳志達信:“唐人小說,曩昔研討者未幾,年夜有開闢余地,盡力為之,必有結果。”1980年6月16日致傅璇琮信:“年夜歷詩自具異彩,不獨反應實際為元和前驅,惜今之人未能賞會,而又抑之。”1980年12月8日,劉世南師長教師給他寫信,提到本身對宋詩的研討,程師長教師很是激勵,不只確定其選題,並且提出其寫法,后來看到研討信息,得知其論文曾經頒發,又特殊寫信索要全文。劉師長教師的文章《關于宋詩的評價題目》,應是接收了程師長教師的一些看法,像此中談到《詩經》的《七月》,完整是“賦”,此中并無“比興舞蹈場地”,抽像仍很是光鮮;其他篇用了“比興”的,也都離不開“賦”;詩篇的根柢就是“賦”。這一段,就闡明是參考了程師長教師《韓愈以文為詩說》的相干說法。而這些,又和程師長教師對學術界一向以來過火誇大王國維等人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之說的反思有關。程師長教師在南年夜,1979年第一屆招了三個碩士生,有兩位是研討宋詩,我是程師長教師的第二屆碩士生,1982年頭進學(1981級),碩士論文研討的也重要是宋詩,實在即反應了那時程師長教師對文學史研討的思慮。

那時,程師長教師還提出了舞蹈教室一系列主要的學術理念,此中一條就是要重視海內漢學的結果。他以為,研討中國的學問,應當具有全球的視野,不克不及疏忽海內同業的著作。這些,在他的書簡中也能表現出來。早在1979年10月12日,他就致信葉嘉瑩師長教師:“自四兇亂政,艾歷歲年,文明交通瀕于隔離,比喻擬與海內學術機構及學人加大力度聯絡接觸,想師長教師久居西海,于情形或較熟習。”當天,他也寫信給周策縱師長教師,表達了年夜致雷同的意思。至于想要清楚的,也有明白的指向,或謂“研討方式分歧于國際傳統而看法精辟者”(1980年6月30日致葉嘉瑩信),或謂“方式新奇、群情精辟、足供諸生進修者”(1981年1月19日致周策縱信)。而對于先生來說,要想具有全球化的視野,就不克不及不學好外語。程師長教師對外文的器重,在那時治國粹的老一輩學者中長短常凸起的。1983年程師長教師的碩士生張三夕被登科為張舜徽師長教師的博士生,他在欣喜之余,3月9日給三夕兄寫信:“你必定要當真處置好幾個關系:品格和學術、考證和詞翰、文學和史學、中文和外文、實際和資料。這幾方面要一路抓,不成有所偏廢。特殊是外語,不要丟失落。”并特殊誇大:“作為一個古代的博士,英語不克不及到達四會是不可的,這你在未來的任務中必定會覺得。”我和曹虹、張伯偉、程章燦一路讀博士的時辰,黌舍開設的英文課停止后,程師長教師還曾聘任老標準的交際官尹祿光師長教師專門為我們4人開設英文小班。

“年夜歷詩自具異彩,不獨反應實際為元和前驅,惜今之人未能賞會,而又抑之。” ——程千帆致傅璇琮,1980年6月16日

有腰鼓、秧歌,還要有芭蕾舞

程師長教師是一個有特性的學者,其特性表現在治學的不少層面。這里想特殊提出關于古典詩歌的選本。選本是中國文學批駁的主要方法,早在1950年月,程師長教師就和繆琨師長教師一路出書了《宋詩選》。他對選本的一些設法,在相干書簡中有很明白的表示。1978年6月,在和上海古籍出書社會商《古詩今選》一書的出書時,他寫了三封信,此中有著豐盛的內在的事務。

起首,關于選本和小我學術積聚的關系。《古詩今選》只選到宋代,出書社和他切磋能否可以延長到宋以后,他引朱自清師長教師的話,批駁“有的選本,不是選本,而是‘碰本’,即并未看過所有的或較多資料,也未作過相當研討,‘碰’上了,順手拈來”。他坦白地說:“對宋以后的詩,我讀得少少,全無研討,隨便‘碰’上幾十首,有點掩耳盜鈴,這事我不敢做……”(1978年6月5日)這里提出的一個最基礎題目是選本的發生,是經由過程本身的大批瀏覽,深刻研討,從中選出本身最有心得的作品,仍是隨意從他人的選本中拿來一些現成的,應付成篇。

其次,選本要有本身的特色。像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組詩,如“杜甫的三吏三別,是作為一組詩進選的,也不克不及分離。”(1978年6月6日)組詩也叫聯章詩,有的僅僅是多少數字的疊加,有的則有著全盤的斟酌。假如是后者,倘隨便割裂,無疑是對其體裁特徵的疏忽,這就是《古詩今選》將三吏三別所有的選進的緣由。還有,“張文昌的五律代表唐人五律的一派,後人多未留意,至李石桐《中晚唐詩主客圖》出而后明。”(1978年6月28日)程師長教師對清代李懷平易近的《中晚唐詩主客圖》下過很年夜的工夫,李著的主要特色之一,1對1教學就是提出中唐以后,五律分為兩派,一學賈島,一學張籍,程師長教師就把這個不雅點寫進了《古詩今選》中。

第三,對于作品涵蓋面的思慮。“由于你們提出增添《今選》作家數,我邇來將它的選目通體研討了一下,覺得它所反應的漢—宋詩壇的臉孔不敷完全,主題、題材和作風也還不敷豐實,有時,只留意了詩的思惟內在的事務,而疏忽作家的作風特征,等等。”(1978年6月28日)“此事并非我在小房之中忽發奇想,而是半年來和很多年夜中學教員、年夜先生及社會上很多喜好古典詩歌的人接觸,并征求他們的看法之后,向你們提出的……他們也不滿足,作一個比方,只要腰鼓、秧歌,而盼望還有芭蕾舞。”(1978年7月22日)《古詩今選》1983年由上海古籍出書社出書,第一版即印行了6萬余冊,此后屢次再版,印數甚多。讀了程師長教師的這些信,可以對這部選本具有這般嚴重的影響力的緣由有所清楚。

有一段時光,學術界很關懷學術規范的題目,并睜開了必定的會商。作為程師長教師的先生,我們對此并不生疏,不外在他那里,詳細的表述不是“學術規范”,而是“基礎操縱規程”。我記得1982年頭第一次會晤,他就向我們誇大這些“規程”,包含書寫要規行矩步,引文要具體注明出處,轉引要查對原文等。這些,在《閑堂書簡》中也能看到。

在老一輩學人中,程師長教師是具有很是明白的方式論認識的學者之一,早在1950年月,他就提出“將批駁樹立在考證之上”,后來,他又進一個步驟將其表述為“文獻學與文藝學相聯合”。程師長教師已經說過,他撰寫論文,并不尋求多少數字,每寫一篇,往往就是想停止一種摸索,不只展現不雅點,並且誇大方式。在1984年10月4日致姚雪垠信中,他就有如許的“夫子自道”:“到南京后,想在古典詩歌的研討方式方面,作一點新的開闢,寫了幾篇文章,年夜都收在《古詩考索》中了。”程師長教師的《一個醒的和八個醉的》是學界常常提到的典范,文章剖析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指出杜甫是以一雙甦醒者的眼睛看著八位盼望有所作為,但卻不克不及不碌碌無為者的醉態,從而以為這是杜甫的甦醒的實際主義的出發點。這種思慮題目的方式,程師長教師盼望可以或許將其觸類旁通。1991年5月7日,他收到蔣寅論權德輿詩的論文,很是稱贊,就又進一個步驟誇大他在《一個醒的和八個醉的》中所表述的不雅點:“年夜凡一個作家,一個門戶,一段汗青,總有其進步中的轉機點,而這些轉機點又往往不立招牌,暗暗地在不知不覺中呈現,又緘默地站在那里。后人逛文學之街,只留意霓虹燈下的年夜櫥窗,源流、升舞蹈場地沉、正變都被疏忽了。觀賞者固不妨,研討者就不成,汗青家就更不克不及如許。”

“擬與海內學術機構及學人加大力度聯絡接觸,想師長教師久居西海,于情形或較熟習。” ——程千帆致葉嘉瑩,1979年10月12日

“盡力崇明德,隨時愛景光”

程師長教師的書簡觸及的范圍很廣,此中有些部門也能看出特定汗青時代的特定景象,此刻的人也許紛歧定可以或許等閒懂得了。好比“文革”之后,人才奇缺,尤其是年紀上斷檔,青黃不接,程師長教師發覺這個題目,除了下鼎力氣培育年青學人外,也特殊盼望中年一輩可以或許敏捷生長。阿誰時辰的中年一輩,重要就是指五十年月的年夜先生,程師長教師以為只需盡力,總能或多或少地有所補充。如1978年12月5日致周勃信:“五十年月的年夜先生是國寶,看‘盡力崇明德,隨時愛景光’。”1979年11月20日致楊翊強信:“一切曩昔了的,讓它曩昔吧。世界永遠屬于悲觀的實際主義者、實干家。你此刻是要拿出工具來,而不是什么此外。”1980年5月2日致吳志達信:“此刻仍是應該集中精神,搞出高程度的迷信著作(專書或論文)來。”在程師長教師看來,新的時期,不克不及一味沉淪于曩昔,而是要向前看,向前看的主要標志之一,是經由過程盡力,做出結果。這種境界也正可以作為懂得程師長教師自己精力風采的主要闡明。

還有一點也特殊值得提出來。程師長教師是在代際傳承中給本身定位的,他對教員輩的工作也時辰放在心里。特別時代之后,教員們的不少著作往往未能實時收拾出書,若不賜與器重,這些珍寶很能夠就此湮滅,他對此念念不忘,不克不及放心。如1979年致信劉永濟師長教師的女兒劉茂舒:“弘度師長教師的遺著出書事宜,一向擱在我心上。……我蒙弘度師長教師飲食教導,得有本日。”1987年3月29日致信陳邦炎師長教師:“汪辟疆師長教師文集定稿已一年,尚無排版新聞。此事一直是弟一件苦衷,感到如不克不及見其出書,則無以見先師于地下。”1997年復旦年夜學傅杰傳授和杭州年夜學出書社洽商發行一些老輩的著作,正好白敦仁傳授吃力多年彙集編訂了龐石帚師長教師的《養晴室遺集》,程師長教師得知此事,就死力向傅杰推舉。1997年3月28日致其信中說:“龐師長教師孤貧力學,由私塾師成為當世蜀中碩儒,兼通考證詞翰,而遺文迄未編纂成書。數年前白敦仁曾刊其詩文集,而絀于經費,數只五百,又僅及其半,外編迄未排印。……千帆數十年前進蜀,得與龐師長教師并事四川年夜學,深知其人學富而品高,如任其著作埋沒,深為惋惜,故敢為之一言,幸與圖之。……千帆嘗受龐師長教師教導,數十年來不敢忘德,謹此陳情,尚乞考慮。”后來傅杰兄曾對此事的經過歷程有具體回想,見其《記憶寶匣中的珠串——憶程千帆師長教師》。這里當然有程師長教師對教員的情感,但更有學術傳承的認識。

* * *

我讀《閑堂書簡》,感到有一通有著特殊的意義。古典文獻收拾的電子化是當下很是熱點的話題,跟著不雅念的變更,技巧的成長,相干的數據庫越來越多,對學術研討供給了強盛的助力,其在材料的彙集方面的效能,是傳統的記誦之學所不成相比的,當然也對傳統的治學方法供給了必定的挑釁。程師長教師是老一輩學人,他一輩子沒有摸過電腦,但他對重生事物有著與生俱來的敏感,甚至在1990年月上半葉就開端斟酌到了跟著電腦的應用,面臨數據庫的沖擊,學者若何自處的題目。師兄張三夕傳授一貫思想活潑,勇于測驗考試重生事物,他在1996年就對傳統的記誦之學和電腦的關系有過思慮,并寫信將本身的設法和程師長教師交通,12月7日,程師長教師給三夕兄回信說:“電腦可取代記誦之學,事不盡然。對于用翻書來取代唸書的人,天然是這般,假如將古今杰作反復鉆研,使其精力命根子,溶于骨髓,則非反復涵潤不成。這決不是機械可以取代的。杜甫即便有毫無過錯的軟盤,也達不到所說的‘熟精文選理’的境界。”程師長教師近三十年前說的這些話,在大量數據庫問世的明天,在不竭面臨“新”確當下,依然有著深入的實際舞蹈教室意義,基礎思惟依然沒有過期。

(作者為噴鼻港浸會年夜學講座傳授)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